三国志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1题。(10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9.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时人莫之许也                 遂许先帝以驱驰 
B.谓为信然                     君谓计将安出 
C.凡三往,乃见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士卒多为用者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甲】文中的先主、将军、孤和【乙】文中的先帝都是指同一个人。 
  B.【甲】文中的诸葛孔明、君和【乙】文中的臣都是指同一个人。 
  C.从【甲】【乙】两文段来看,刘备为人谦虚,善纳忠言,礼敬贤士。 
  D.从【甲】【乙】两文段来看,诸葛亮为人自信,待人忠诚,处事谨慎。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6分)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1)-(3)小题(6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的“开张”和“天狼”是什么意思,选择其中的一个解释。(2分)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阕的内容。(2分) 
  
  
(3).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答案: 
  
  
三(4小题,16分) 
9.(3分)B. 10.(3分)B.  
11.(4分)译文: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难道不愿见他吗?(判断句式1分,“岂”难道不1分)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陃,委屈自己,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陃”各为0.5分,“委屈、降低”0.5分分,“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 0.5分) 
12.              (6分) 
(1)开张:宽阔,豪壮。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这里借指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2分) 
﹙2﹚描写出猎盛况。(2分)(3)C(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