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于令仪不责盗》阅读练习及答案
        渑水燕谈录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16分)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  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  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汝寡悔: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其所:_________________
        (3)既,复呼之:_______________             (4)为良民: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得十千足衣食              太祖常劝读书
        B、于令仪如其所言与         左臂挂念珠倚之中
        C、盗入家                    普又以人奏
        D、何苦而盗耶                而能以天下事己任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并阐述你从文中得到的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11、(1)一向,向来   (2)想要   (3)离开   (4)终于
        12、B  (3分)
        13、(1)译文: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2)译文:心志和想象如同我的心意。我如何能使琴声逃脱您的听力呢?
          (3)译文: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共6分)
        14、善良、宽容、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分)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要用宽大的胸怀挽救失足者。(言之有理即可)(2分)   
        【翻译】于令仪是曹州(今山东菏泽)人,是个市场中的小摊贩业者;他为人宽厚,很少得罪别人,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于令仪问他说:“你平常很少犯过错,何苦今天做贼呢?”小偷回答说:“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麼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千钱,便足令衣食无忧了。”于令仪听后就如数给了他。正在那小偷要出门离去时,于令仪又叫住他,这使得那小偷大为恐惧,但于令仪对他说:“你如此的贫困,晚上带著十千钱回去,恐怕会引起巡逻人员的盘查。”于是将小偷留下,天亮后才让他离去。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良民。
         
         



        相关文言文练习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聊斋志异·种梨》
        《楚人学舟》吴敏树《书谢御史》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苏轼《三槐堂铭并序》
        《宋史·杨业传》唐甄《室语》
        《明史·刘基传》《核工记》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明史·鲁穆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旧唐书·杜甫传》
        蒋坦《秋灯琐忆》《李贺作诗》
        《螳螂捕蛇》《明史·赵彦传》
        《明史·后妃列传》《方苞禁酒之议》
        《苏轼徙知徐州》《放鹤亭记》
        《孝丐》(一)《孝丐》(二)
        《孝丐》(三)

        工具导航: 在线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