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赵师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其后各小题。
          赵师民,字周翰,青州临淄人。九岁能属文,举进士第,孙奭辟兖州说书,领诸城主簿。师民学问精博,奭自以为不及。夏竦尤所奇重,称为“盛德君子”,论其文行,愿回两子恩,授以京秩。除齐州推官、青州教授,更天平军节度推官。
          会赵元昊反,罢进讲。师民上书陈十五事,因献《劝讲箴》。明年春,帝遂御迎阳门,召近臣观图画,复命讲读经史。师民见朝廷厌兵屈意以招元昊内不能平乃上言请任方面以图报效迁天章章阁侍讲同知贡举
        后讲《论语》,问“修文德”,曰:“文者,经天纬地之总称。君人之道,抚之以仁,制之以义,接之以礼,讲之以信,皆是。”帝曰:“然其所先者,无若信也。”曰:“信者,天下之大本,仁义礼乐,皆必由之,此实至道之要。”他日读《汉记》,问长安城,众莫能知,共推师民。因陈自古都雍年世,旧址所在,若画诸掌。帝悦曰:“何其所记如此!”在经筵十余年,甚见器异。尝盛夏属疾家居,帝飞白书团扇为“和平”字,赐以寄意。
          累请补郡,除龙图阁直学士、知耀州。帝自写诗宠行,目以“儒林旧德”。将行,上疏曰:“凡天之示象,由人君有失,不然,则下蔽其上。古人君之失,不过暴虐怠慢,奢侈纵放,不师古始。舍是,何失道之有?今圣心慈仁恭勤,俭约自检,动循典礼,如此自非下蒙上、邪挠正,使主恩不下究,而谁之咎欤?望陛下朝夕咨于丞弼心臂之臣,洎左右近侍耳目之官。其忠而纯者,与之慎柬内外百执事及州县牧宰,使主恩究于下,不为群邪所蔽塞,则亿兆之幸也。”三迁刑部郎中,复领宗正,卒。
          师民淳静刚敏,举止凝重。幼丧父,哀感,不畜婢妾,年四十四始婚。志尚清远,专以读书为事。性极慈恕,勤于吏治,政有惠爱。尝奏蠲陕西旱租。又欲论榷酤诸敝,会仁宗不豫而止。常患近世官失其守,作《正官名》,议多不载。有集三十卷。子彦若,试中书舍人。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师民见朝廷/厌兵屈意/以招元昊/内不能平/乃上言/请任方面以图报效/迁天章章阁侍讲/同知贡举/
        B.师民见朝廷厌兵/屈意以招元昊/内不能平/乃上言请任方面/以图报效/迁天章章阁侍讲/同知贡举/
        C.师民见朝廷厌兵/屈意以招/元昊内不能平/乃上言请任方面/以图报效/迁天章/章阁侍讲同知贡举/
        D.师民见朝/廷厌兵屈意/以招元昊/内不能平/乃上言/请任方面/以图报效/迁天章/章阁侍讲/同知贡举/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第,即进士及第,是科举考试中获得的最高级别成绩。殿试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论语》,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朱熹把它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成为儒生学子必读书目。
        C.飞白,亦作“飞白书 ”,一种特殊书法,其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画法,亦称“飞白”。
        D.郎中,官名,战国已置。汉郎中为皇帝侍卫,管理车、骑、门户。后隋、唐至清末,各部诸司之长均称郎中。另有称中医医生为郎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师民年少时即聪颖卓异,才德兼具,先后受到孙奭、夏竦等器重,官运亨通。
        B.赵师民为皇帝讲读经史,解读仁义礼信为君之道及《汉记》,足见其精古通今。
        C.赵师民深得皇帝赏识,夏天生病在家,皇帝也亲自写团扇“和平”表问候之意。
        D.赵师民为官宽厚仁慈,曾奏请朝廷免除陕西地方赋税,终因仁宗生病而未实施。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帝悦曰:“何其所记如此!”在经筵十余年,甚见器异。
        (2)如此自非下蒙上、邪挠正,使主恩不下究,而谁之咎欤?
        14.皇帝为什么给赵师民写诗送行?赵师民在临行前给皇帝上疏主要想表达什么?(3分)
         
         
         
        答案:
        10.B
        11.B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
        12.D  “终因仁宗生病而未实施”在原文中是指“又欲论榷酤诸敝”。
        13.(1)皇帝高兴地说:“记忆力怎么这样厉害啊!”在御前讲席职位十多年,(赵师民)很被器重。(“何其”、“经筵”、“见”、“器异”各1分)
        (2)像这样当然不是下属欺骗圣上、邪曲危害正义,假如圣上您宽厚不向下追究,那么又该责怪谁呢?(“使”、“下”、“咎”、宾语前置句“谁之咎”各1分)
        14.(3分)第一问:在赵师民多次请求后,皇帝下派他到地方任职。
        第二问:多咨询下官臣僚,不要被小人蒙蔽。(第一问2分(“赵师民多次请求”“皇帝下派他到地方任职”1点1分),第二问1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文天祥传》(二)《宋史·郭永传》(二)
        《宋史·欧阳修传》(三)《宋史·辛弃疾传》(四)
        《宋史·赵逢传》《宋史·孟珙传》(二)
        《宋史·朱熹传》(三)《宋史·徐鹿卿传》(三)
        《宋史·乐黄目传》《宋史·廖刚传》(二)
        《宋史·何灌传》(二)《宋史·王举正传》(二)
        《宋史·辛弃疾传》(三)《宋史·富弼传》(二)
        《宋史·李沆传》(二)《宋史·王安石传》(四)
        《宋史·宋湜传》《宋史·曹翰传》
        《宋史·白守素传》《宋史·邵晔传》(二)
        《宋史·欧阳修传》(二)《宋史·张田传》(二)
        《宋史·镇王赵元偓传》《宋史·王安石传》(三)
        《宋史·陈尧佐传》(二)《宋史·张秉传》
        《宋史·滕元发传》(二)《宋史·吕希哲传》
        《宋史·高若讷传》(二)《宋史·向敏中传》
        《宋史·萧燧传》《宋史·吕公著传》(二)
        《宋史·李处耘传》《宋史·郭劝传》
        《宋史·袁燮传》《宋史·王举正传》
        《宋史·周沆传》《宋史·杨覃传》
        《宋史·范杲传》《宋史·崔与之传》(二)
        《宋史·李定传》《宋史·吕诲传》
        《宋史·赵汝愚传》《宋史·张孝祥传》
        《宋史·吕惠卿传》《宋史·赵汝谈传》
        《宋史·程之邵传》《宋史·吴元扆传》
        《宋史·蓝继宗传》《宋史·刘应龙传》

        工具导航: 在线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