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史记·曹相国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秦灭,项羽以沛公为汉王。汉王封参为建成侯。从至汉中,迁为将军。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月馀,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江军孙遨军于东张,大破之。击魏王于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取平阳,得魏王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东,大破之,斩夏说。韩信巳破赵,为相国,东击齐。参以右丞相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菑。定齐,凡得七十余县。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天下既定,汉王为皇帝,参归汉相印。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曰平阳侯。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日:“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却。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日:萧何为法,显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无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从:跟随
        ②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假:暂且
        ③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 举:做、办
        ④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适:到
        ⑤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过:来访
        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幸:幸运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参以右丞相属韩信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①参去,属其后相曰
        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C.①治无大于此者乎
        ②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D.①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
        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3)下列文言句式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大破之,斩夏说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渐渐愁煎迫
        D.戌卒叫,函谷举
        (4)下列对文中词语及课本中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本文的“迁为将军”。同样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还有“转”、“徒”、“调”等。
        B.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有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文中“懿侯”,是一个带有褒义的称号。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写,现存诗305篇,分“风、雅、颂、赋、比、兴”六个部分。
        D.《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集体创作的结集,后世尊称为《南华经》,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逍遥游》是内篇的第一篇。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
        ②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
        ③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答案:
        (1)A。
        (2)C(A.介词,凭借/介词,因为。B.代词,他的/副词,一定。C.介词,比。D.动词,担任/动词,成为。)
        (3)A.省略句。(曹参)大破之,斩夏说。译文:曹参大败赵相国夏说军,斩杀了夏说。
        (B.被动句,“于”字表被动。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所困的地方吗?
        C.被动句,“煎迫”意义上被动。译文:渐渐被愁绪煎熬。
        D.被动句,“举”在意义上被动。译文:戍卒一声呼叫,函谷关被攻破。
        (4)C.“相传为孔子所编写”错误,《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是编订不是“编写”。
        (5)①为:做;诣:到;平:平定。
        译文:韩信做了齐王,领兵到了陈县,与汉王会合,共同打败了项羽,而曹参留下来平定齐国尚未降服的地方。
        ②趣:通“促”,赶快;治行:整理性状。
        译文: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他的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
        ③凡:总共;不焚:没有被焚烧;殆:大概。
        译文: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被烧毁,大概是有神灵保佑的缘故吧。

        译文:
        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望的官吏了。高祖成为沛公而刚起兵时,曹参以内侍的身份跟从他。秦国灭亡,项羽让沛公做了汉王。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曹参跟从沛公到了汉中,又被升迁为将军。高祖二年,被任命为从代理左丞相,进入关中屯兵。过了一个多月,魏王豹造反,曹参以假左丞相的身份与韩信分兵在东张向东攻打魏江军孙遨军,大败他们。在曲阳攻击魏王,追到武垣,活捉魏王豹。攻取平阳,得到魏王母妻子,尽数平定了魏地,总共五十二座城。又跟从韩信在邬东攻击赵相国夏说军,大败对方,斩杀夏说。韩信已经攻破赵国,成为相国,向东攻打齐国。曹参以右丞相的身份隶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于是攻取了临菑。平定齐地,总共获得七十多座县城。韩信成为齐王,带领军队到了陈地,和汉王一起打败了项羽,而曹参留下来平定还没臣服的齐国人。天下已经平定,汉王成为皇帝,曹参归还了汉王相印。汉高祖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而把曹参任命为齐国相国。在高祖六年赐予爵位列侯,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称平阳侯。孝惠帝元年,除去诸侯的相国法。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说了这件事,告诉门客赶紧整治行装。“我将要入朝成为相国。”过了没多久,使者果然召曹参。曹参离开,嘱咐他后任的丞相说:“把齐国的狱市拜托给你,要慎重对待它,不要轻易干涉。”后任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吗?”曹参说:“不是这样。狱市,是善恶并容的,如果您严加干涉,坏人在哪里容身呢?我因此把这件事摆在前面。”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政策,百姓因而安宁不乱。”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甘茂列传》(二)《史记·甘茂列传》
        《史记·郑当时传》(二)《史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
        《史记·魏公子列传》《史记·樗里子传》
        《史记·孙叔敖传》《史记·张廷尉释之者》
        《史记·司马迁传》《史记·窦太后传》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史记·田单列传》
        《史记·扁鹏仓公列传》《报任安书》《史记·任安传》
        《史记·冯唐传》《史记·蒙恬列传》(二)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史记·蔡泽传》(二)
        《史记·郦生食其者》《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樊哙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
        《史记·李斯列传》《屠岸贾为司寇》
        《史记·蒙恬列传》《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二)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史记·商君列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019年全国卷I)
        《史记·卢绾传》《史记·楚世家》
        《史记·任安传》《李将军列传》(二)
        《史记·伯夷列传》《史记·萧相国世家·陈豨反》
        《史记·鲁周公世家》《陈豨者,宛朐人也》
        《史记·律书》《史记·贾生传》(二)
        《鸿门宴》(三)《史记·汲郑列传》
        《穰苴治军》《陈平之用》
        《史记·义纵传》《史记·张丞相列传》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史记·信陵君离赵救魏》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史记·晁错传》

        工具导航: 在线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