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刘文质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刘文质字士彬,保州保塞人,简穆皇后从孙也。父审琦,虎牢关使,从讨李重进战死。文质动幼从母入禁中,太宗授以左班殿直,迁西头供奉官、寄班祇侯。帝颇亲信之,数访以外事。尝谓内侍窦神兴曰:“文质,朕之近亲,又忠谨,其赐白金百斤。”出为两浙走马承受公事,擢西京左藏库副使、岢岚军使,赐金带、名马。徙知麟州,改麟府浊轮砦兵马铃辖击蕃酋万保移走之越河破契丹拔黄太蔚砦杀获万计赐锦袍金带徙知庆州李继迁入寇,文质将出兵,而官史不敢发库钱。乃以私钱二百万给军,士皆感奋,遂大破贼。徙泾州,充麟州、清远军都监,又破敌于枝子平。咸平中,清远军陷,坐逗挠夺官,雷州安置。久之,起为太子率府率、杭州驻泊都监。封泰山,以内殿崇班为青、齐、淄、潍州巡检。进礼宾副使、石隰缘边同都巡检使,徙泰州铃辖。建小落门砦,亲率士版筑。会李浚知秦州,因就赐白金五百两。天禧中,知代州。先是,蕃部获逃卒,给绢二匹、茶五斤,卒皆论死。时捕得百三十九人,文质取二十九人,以赦后论如法,余悉配隶他州。再迁内园使、知邠州,数从曹玮出战,筑堡障。复徙秦州钤辖,领连州刺史,再知代州,卒。厚赙其家,官子三人。文质以简穆亲,又父死事,故前后赐予异诸将。真宗尝问保塞之旧,文质上宣祖、太祖赐书五函。仁宗亦以书赐之。然性刚,喜评刺短长,于贵近无所避,故不大显。子十六人,泸皆知名。 

        (节选自《宋史·刘文质传》) 


        译文
            刘文质,字士彬,保州保塞人,是简穆皇后弟弟的孙子。父亲刘审琦,是虎牢关使,跟从讨伐李重进的时候战死。刘文质从小就跟随母亲进入皇宫,太宗授予他左班殿直的官职,又升任西头供奉官、寄班祇侯。皇帝很亲近信任他,多次拿国家政事询问他。太宗曾经对内侍窦神兴说:“刘文质,是我的近亲,又忠厚谨慎,应当赏赐给他白金百斤。”刘文质后来出京担任两浙走马承受公事,又被提拔为西京左藏库副使、岢岚军使,赏赐金带、名马。后调任麟州知州,又改任麟府浊轮砦兵马铃辖,攻打外蕃首领万保移,将他赶走,越过黄河打败契丹,夺取黄太蔚砦,杀死和俘获的人以万计算。朝廷赏赐锦袍、金带,调任管理庆州。李继迁入侵,刘文质将要出兵,而官史不敢打开国库支领钱财。刘文质就用自己的钱二百万分给军士,军士们都感动激奋,于是大败贼人。调任泾州,又充任麟州、清远军都监,又在枝子平打败敌人。咸平年间,清远军被打败,刘文质因为逗留徘徊以及阻挠清远军前进而犯罪被夺去本官,被安排在雷州。过了很久,被起用为太子率府率、杭州驻泊都监。太宗封禅泰山,凭内殿崇班的官职担任青、齐、淄、潍州巡检。晋封为礼宾副使、石隰缘边同都巡检使,调任泰州铃辖。建小落门砦的时候,刘文质亲自率领士兵修筑防御工事。恰逢李浚担任秦州知州,于是就赏赐给他白金五百两。天禧年间,管理代州。在这之前,蕃部抓获逃兵,朝廷给绢二匹、茶五斤,逃兵都被判死罪。这时刘文质捕获逃兵一百三十九人,文质选取了二十九人,以赦免后的罪责按照法律判罪。其余的全部发配到别的州做苦役。后来刘文质两次升迁做了内园使、管理邠州,多次跟从曹玮出战,修筑堡垒屏障。又调任秦州钤辖,兼任连州刺史,再次做了代州知州,在这个任上去世。朝廷给他家赏赐了很优厚的丧葬财物,给他的三个儿子封了官职。刘文质因为是简穆太后的近亲,又因为父亲为国战死,所以前后得到的赏赐与诸将不同。真宗曾经问保塞的旧事,刘文质上了宣祖、太祖赏赐的书信五封。仁宗也把书赐给他。然而刘文质性情刚烈,喜欢评论别人,对权贵近臣也不回避,因此不大显贵。有儿子十六人,在泸州都很出名。 



        相关练习:《宋史·刘文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胡寅传》《宋史·陈禾传》(二)
        《宋史·王随传》(二)《宋史·姚坦传》
        《宋史·吕景初传》《宋史·张枃传》
        《宋史·任福传》《宋史·汪藻传》
        《宋史·项安世传》《宋史·曾巩传》(二)
        《宋史·薛季宣传》《宋史·谢方叔传》
        《宋史·郑獬传》《宋史·陈若拙传》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宋史·宋偓传》
        《宋史·王质传》《宋史·彭思永传》
        《宋史·晏敦复传》《宋史·廖德明传》
        《宋史·张雍传》《宋史·太祖本纪》(二)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宋史·张运传》
        《宋史·陈尧叟传》《宋史·李纲传》
        《宋史·石公弼传》《宋史·陆游传》
        《宋史·王遂传》《破瓮救友》
        《宋史·赵与欢传》《宋史·李昉传》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宋史·薛向传》
        《宋史·慎从吉传》《宋史·苏元老传》
        《宋史·王琪传》《宋史·任中正传》
        《宋史·宋敏求传》《宋史·魏杞传》
        《宋史·柴中行传》《宋史·陈瓘传》
        《宋史·赵开传》《宋史·尹洙传》
        《宋史·鲜于侁传》《宋史·洪迈传》
        《宋史·倪思传》《宋史·李允则传》
        《宋史·吕公弼传》《宋史·陆秀夫传》

        工具导航: 在线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18